网校老师

茄子运动CEO:系统学习瑜伽是什么体验?

代找资料 联系方式

茄子运动CEO:系统学习瑜伽是什么体验?

皮卡丘,SheSportsCEO,毕业于北京大学,

曾任好未来分校校长、学而思网校学习产品总监

大家好,我是皮卡丘。了解我的朋友可能知道,我是一个身高167体重167的小胖子,教师出身,喜欢打篮球、打乒乓球。但是很少有人知道,我也是一位瑜伽习练者,持有200小时的认证证书。

当然,我的水平远远比不上李颖和SheSports的老师们,所以我今天不打算教大家练瑜伽,只是给大家分享分享,一个油腻的中年小胖子,是如何通过系统学习瑜伽,探索自己的阶段性人生困惑的。

(一)为什么系统学瑜伽?

我和一些年龄相仿的朋友交流,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,在30岁前后的某个阶段,开始变得有些焦虑。一抬头,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进入了下半场,时间特别宝贵;一低头,却发现自己除了贷款之外,一事无成。我觉得自己浪费不起时间了,必须把精力放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面。可是,什么事情是真正有意义的呢?宇宙洪荒,千亿光年,人类的所作所为,不过是一团化学反应而已,哪有什么意义?

那段时间我每天都拉肚子,去看医生,医生说我这是“肠应激综合征”,简单说就是太焦虑了。

我找了很多人请教,其中一位朋友是一位瑜伽老师。他说,你不如试试瑜伽。

于是我团购了一张体验券,走进了中关村一家瑜伽馆。一进屋,嚯,全是女士。她们看着我,我看着她们,彼此都很尴尬,我只好找了张角落里的垫子坐下。老师倒是挺和善,上来问哪些同学是第一次上课,就我一个人举手。她给我指了指几个常用的身体部位,然后强调做不了的动作就停下来休息,一定不要勉强。嘿,这个态度我就很喜欢,不像学篮球,我都已经喘不过气来了,教练还在“GOGOGO!ONEMORE!ONEMORE!”

课程开始了,可能是因为只有我一个新学员,所以老师的口令很快,什么“大脚趾球有力扎根”,什么“双肩远离耳朵”,我都听不太懂。想问吧,全场没一个人说话,也就不敢问了。总之稀里糊涂,一会儿按自己的理解做一做,一会儿瞄一眼旁边的女同学(真的只是偶尔瞄一眼),一小时的课,我累得满头大汗。

尽管如此,课程结束的时候,我依然发现了这个运动和篮球的不同。我觉得身体轻盈,走路像要跳起来,而不像打完篮球或者跑完步,觉得浑身酸疼。

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瑜伽。

喜欢的意思就是办了一张季卡,四千大洋。

去了一个多月,慢慢发现了一点问题。馆里的课看起来很丰富,什么“综合初级”,“开肩开背”,“全面塑形”,但是内容似乎比较随机。有的课程名字一样,内容却完全不一样。有的课程名字不一样,内容却几乎重合。有的老师在一段时间内,上的课程就是完全一样的。而很多班级新老学员在同一个课堂上课,既要照顾老学员的感受,又要让新学员适当能跟一点,所以两边都不讨好。

我自己的习练呢,有点摸不着头脑。作为初学者,我总是从标注了“初级”、“一星”这样字眼的课开始上。即便如此,内容对我来说也太难了一些,几乎每节课都跟不上,很是挫败。练了十几节课,慢慢有些体式做得更好了,这里一个、那里一个,但这种进步是非常个人,非常分散的,完全依靠自己去发现。课还是那些课,老师在课堂上也不讲这个课为什么这样编排,只是喊口令,每个人跟着做就行了。我不知道瑜伽整体是怎么样的,也不知道自己处在哪个阶段,应该怎样继续练习。

“于是我问前台:“哪里可以更加系统地学习瑜伽呢?”

她说:“你可以去上教培班,连续一个月,包吃住,收费一万二。”

“连续一个月,这叫上班族怎么可能?没有别的方法吗?”

“没有。”

“巧就巧在,后来我还真离职了…

于是就报了一个教培班。

(二)“系统”学什么?

教培班一共60个人,58位女士……除了几位像我一样辞了工作来上课的,剩下大多是生完孩子趁产假来学的女士。想想这连续一个月,每天8小时的时间安排,也只有这样的人能上了。

学什么呢?既然是教培班,自然有口令表达、课程编排、教学实践。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重点,毕竟我并没有打算成为一名职业的教练。

真正让我让我受益的,是下面这几样:

(1)体式概览。我们体验或者说观摩了几百个常见的瑜伽体式,虽然其中大部分我都做不了,但至少消除了之前练会员课的迷茫感。这就好像在森林里赶路,看了一眼地图,就知道自己在往哪个方向走。

(2)体式精讲。我看到了体式的结构、发力方式、可能的感觉,甚至它的缘起、历史、功效、应用的场景。上了这个课,再去上会员课,老师讲得好不好,我也能看出来。

(3)循序渐进。因为是固定班级,不会有新同学插班,所以课程内容就能由易到难,逐渐变化。每节课我都能完成绝大部分的体式,又有少量的几个体式比较有挑战,成就感满满又不失好奇心。很多人没法坚持瑜伽,就是因为没有循序渐进,新手和老手一起练,挫败感太强,甚至强行做不适合自己的体式,受伤了。

(4)逻辑联系。刚开始学瑜伽,我觉得做好一个体式真难,手上要关注,腰上要关注,腿上还要关注,常常顾此失彼。直到上了教培班,我才发现了体式之间的共同点、进阶关系,体式就变得简单了许多。比如战式一的髋和站立腿上提的髋其实是一样的,只是后者要求大腿后侧伸展更多,腿部力量更足,因此难度更大。

(5)觉察。这是最大的收获。会员课的节奏太快,内容又比较随机,很难做到保持觉察。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,我就能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来,觉察自己的肌肉发力,觉察身上的疼痛,也觉察自己的情绪。觉察是接纳的开始,我发现在练习过程中,我开始接纳自己的焦虑,去观察它,品味它,慢慢地,焦虑得到了很大的缓解。

教培班结束的时候,我觉得之前上那一个月的会员课简直是浪费时间,如果我一开始就学这个,那就不用花那四千块钱了。

可惜教培班对普通习练者实在是不友好,贵,时间还长。而且因为班里有很多同学是从来不练瑜伽、却拿了证就想做教练的,因此教学内容很大部分侧重在了口令和编排上,学和练的部分反倒少了。

后来李颖在设计瑜伽课程的时候,我就提出了这个诉求,能不能把教培当中体系性的学和练的精华内容抽离出来,组建固定班级,循序渐进地学习,帮助普通习练者解决坚持学瑜伽的问题,这就有了“瑜伽系统成长班”。上了这个班,你不需要成为教练,但你至少会品味瑜伽;就像你不需要成为大厨,但不妨碍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吃货。

(三)我的人生困惑如何解决的?

我最喜欢的练习被称为“梵天契合”,也是在教培班学的内容。

其方法非常简单,其实就是自然坐下,然后左右转头,一个来回足矣。唯一特殊的要求,就是你要尽量转得慢一些,多慢呢,慢到几乎是静止,但是又要连续转动,不能停顿。平常我们转一个来回不过是一两秒钟,但是我第一次做梵天契合,花了大约10分钟。

在这10分钟里,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“一弹指六十刹那,一刹那九百生灭”。那些不过是瞬间的动作,竟然有了丰富的过程。

前几分钟,我发现自己的颈椎仿佛是生了锈,每转动一点,都会嘎吱嘎吱地响。平常非常轻松的扭头,现在感觉还颇费力气,以至于我根本做不到连续转动,就像新手驾驶汽车,一顿一顿的向前走。

慢慢地,尽管四分之一个来回还没转完,转动已经变得流畅起来,我开始注意到自己颈部的皮肤在一点一点的张开,就像是一处湖面,有几十道波纹,而我,清晰地感觉到了每一处波纹。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觉察,原来我的颈部皮肤竟然是粘连在一起的?也许是天气太热,汗水粘住了吧。有那么几处、几毫米的皮肤,粘连还有点牢。转动一点点,绷得更紧了;再转一点点,开始一丝一丝地分开;最后的一刹那,它竟然“弹开”了。

向左转到接近尽头的时候,又有非常神奇的体验:我不知道哪里是尽头。有很多个瞬间,我都觉得应该到极限了吧?但是努努力,又转了一点,再努努力,还可以再转一点。最后转到哪里掉头的呢?其实也不知道,只是有那么一瞬间,觉得这里应该可以了,掉头吧。

往回转的时候,我开始觉得背部有清凉的感觉,就好像有一根神经,贯穿脊柱上下,原本是堵塞的,现在贯通了。其实很难说那是清凉的感觉还是发热的感觉,也很难说是向上的还是向下的,也许是双向的,至少不是静止。整个背部充满了能量,让我想要停留在那里。但是我又好像给自己设定了程序,依然驱动脖颈继续转动。

我的意识似乎很专注,又似乎很游离。我注意到了身体上一点一点精微的感觉,这每一点感觉又让我产生了丰富的联想。我想到了汽车,想到了橡皮筋,想到了肯德基的鸡腿广告,想到了自己工作的经历,想到了任督二脉……每当我想到这些,我又马上注意到自己走神了,赶紧把意识拉回到身体上来。就这样,10分钟,不知道生了几千念头,亦或是灭了几千念头。

睁开双眼,回想过往的十分钟,我是睡着了吗?肯定没有。我是冥想了吗?不知道。眼前的景物变得清晰了吗?似乎也没有。只有我自己,熟悉又陌生。

SheSports内部在纠正体式,猜猜做纠正的老师是哪位呀?

大家可能想问,我在练梵天契合的时候想明白了什么吗?其实也没有。但是练了十多次之后,在一趟重庆开往北京的火车上,在火车穿越川西丘陵的过程中,在碧水青山和漆黑隧道反复交替的间隙,我突然顿悟了。

人生就像一张试卷,困惑需要答案,但答案没有标准,因为阅卷人只有我们自己。有的人服务上帝,有的人皈依佛法,有的人信仰科学。这些答案,只要能让他获得内心的平静,让他自己在生命流逝的时候,不会慌张,有所寄托,就都是正确的。

瑜伽是一套方程式,你输入自己的自变量,就会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。我的答案就是服务好身边人,帮大家找到属于自己的“小幸福”。

你的呢?

更多内容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